江蘇工商局_江蘇省消協更名為“消保委”:有利于履行其法定的公益性職責
“江蘇省消費者協會”正式更名為“江蘇省權益保護委員會”。
9月13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委會一次會議在南京舉行,并正式通過了《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章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會上獲悉,江蘇省消保委的成立,不僅僅體現在名稱的變更上,在組織屬性、構成、職能等方面與過去相比,也有明顯的變化。
江蘇省工商局局長王元慧稱,從省消協到省消保委,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更名換牌,更是一次深刻的轉型提升。比如,消保委的法定性質由“社會團體”改為“公益性社會組織”,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其八項職責、《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增加的五項職責,這些均拓展了消保委的維權空間。
此外,消保委的組織架構在原來消協的基礎上也進行了優化調整。第一屆全委會確定由107名委員組成,消保委設主任1名、常務副主任1名,副主任19名,常務委員42名。組成全委會的部門包括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人民團體,以及新聞媒體、高等院校、檢測機構和各省轄市的消費者組織。
江蘇省消保委的首任主任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邢春寧兼任,江蘇省工商局局長王元慧任常務副主任。
據介紹,江蘇省消協自1986年成立以來,累計受理消費者投訴107.45萬件、咨詢500萬余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16億元。近年來,省消協創新網絡消費維權方式,連續兩年在網上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吸引了百萬人次關注。
據介紹,新《消法》賦予了消費者保護組織8項公益性法定職責,這明顯區別于一般的社團組織,若繼續稱“消協”很容易將其認定為一般的社會組織,不利于其履行法定的公益性職責,改為“消保委”更利于其法定職能的發揮。
目前,已有上海、福建、浙江等11個省市區出臺了新的消保條例,均規定將消協改為消保委。
江蘇省政府副省長馬秋林在會上提出,省消保委要在全委會框架下,充分發揮平臺功能,著手建立健全與各委員單位的合作磋商機制,與地方消費者組織的指導聯動機制、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協作機制等,進一步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消費維權工作。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要提升信息化水平,依托現有的智慧“315”平臺,對消費維權數據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為政府制定消費政策、加強市場監管和消費者知情選擇提供數據支持。
馬秋林說,各級政府要參照省里模式盡快組建消保委,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其履行職責提供必要保障。
撥打電話:180-0155-8858
在線咨詢:點擊發起人工客服會話>>>
在線預約:點擊即可人工預約服務>>>